内部汽流对流循环、湿度控制、温度控制、环长控制、时间控制等确保蒸化的质量,颜色鲜艳,色牢度好。同类相比蒸汽耗量降低30%,印花染料等助剂用量降低30-40%。整机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,触摸屏控制与按钮两套控制,操作方便。与圆形的结构、控制一样,具有占地面积小,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,尤其对衣片汽蒸固色处理,空间利用率是圆形机的一倍以上。
1、纯棉纱线、织物一定要用低温工艺进行处理。2、蒸汽处理的时间配置(关键是恒温时间)要结合纱线的支数,捻系数,成纱回潮率等合理设计。3、精梳纱线和普梳纱线的真空压力,要区别对待。4、要定期排污冲洗,防止加热水箱中水的氯根含量超标。5、粘胶纤维和粘胶混纺纱线,汽蒸的回潮率要结合纱线断裂强度适度控制,否则回潮率的升高,会使纱线的强力下降。6、包芯纱汽蒸工艺设计,要考虑筒管的强度。
行业“走出去”呈现出了两大类,一类是受国内的“高棉价”影响的纺纱企业的走出去,随着国内外棉价差的平稳,这样的对外投资在放缓;另一类则是出于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投资。行业未来能够持续走出去的将仍旧是服装类企业。就行业当前的质效发展,作为市场化最早的行业,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状态常常能够先于国家有所表现,纺织行业的调整步伐较其他行业都要快。
1、纯棉纱线,经热湿处理后,回潮率得到调整,捻度稳定,纱线得到松弛,2-3mm的有害毛羽减少,纱线的断裂强力提高。2、纯毛及混纺纱线经蒸汽处理,不但捻度稳定均匀,且表面顺滑,质感强烈,上色均匀。3、对扎染后的布匹进行蒸汽处理,固色性能提高,色泽鲜亮,风格特点明显。4、经处理的纱线,在制造过程中织疵减少,效率提高,布幅稳定。
曾经有专业蒸纱机配件厂家用电设备的负荷情况进行了普查、查测,发现大多数容量大的电动机,实际负荷都比较小,普遍存在着“大马拉小车”的浪费现象。以CGZo机床为例,电动机功率7.5千瓦,但工厂经常切削的零件较小,实际使用负载只有1.5一2千瓦,功率因数只有40%左右,这样不仅使电网供电效率低,而且有功损耗亦有增加。所以低于专业蒸纱机配件的整体使用效率的提高是不利的。
虽能增加纱线的湿强,但必须结合所加工纱线支数和纱线的纤维种类,而制定不同的汽蒸工艺。纱线的支数较低,原棉的品级低,内部的短绒含量高,若真空度过高,使得纱线过度松弛,尽管回潮率提高,但是,纱线内部纤维的抱合力下降,反而会使纱线强力下降。21支以下的纯棉纱线,真空度小一些,汽蒸处理的温度低一点,升温和恒温时间稍长一点。